乱象丛生倒逼动力电池回收“升级打怪”
“每一块废旧动力电池,从回收到运输、储存、拆解、再造、梯次利用等,全流程信息都可以‘扫码追溯’,与国家溯源平台‘一键连接’,总的来说就是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。”
某电池回收专业人士谈到,正规的一块动力电池从退役到“重生”共有35道工序,而经过重重拆解、提取,没有一块退役动力电池是真正的“废品”。电池包金属外壳作为废铝、废铁外售;塑料、隔膜用于无害化热解;线路板用于无害化裂解或提取贵金属;电解液用于无害化热解;负极片用于生产电解铜;正极材料用于循环再造电池材料。
在业内*看来,像这样把“废电池”进行绿色处理,提取电池生产的原料交还给电池厂,就是理想中的退役电池回收路径,“真正推动新能源‘从绿色到绿色’”。
不过较为真实的现状则是,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该如何“电池回收”,甚至很多新能源4S店里都没有动力电池回收业务。特别是私人新能源车辆退役电池何去何从、如何监管更是难点。
南京一位新能源汽车4S店的负责人表示,“店里可以通过以旧换新或者购买二手车回收到动力电池,但前来主动要求电池回收的车主很少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面对这巨大的回收市场,大量废旧动力电池正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。而流入小作坊的大量废旧动力电池,被拆解企业在厂房简陋、位置偏僻的地方进行人工操作,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风险。
相比之下,由于国内电池回收主体较为分散,所以在回收渠道上,应以车企和电池企业为主体;在回收技术上,则主要依托于第三方企业。
为了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退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,*也给出几点具体建议:
1.严格市场准入机制。
2.加快健全完善电池回收利用数字网络,强化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。
3.加大回收利用企业科技支撑。
4.积极引导消费者增强回收利用、循环利用意识,热心参与回收利用体系建设。
5.狠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。
尽管荆棘密布,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,无论是从环保还是经济角度出发,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推动动力电池回收都迫在眉睫,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真正从“绿色回归绿色”。
zyhsw.cn.b2b168.com/m/